时光荏苒,今年已经是马磊磊在煤矿奋斗的第12个年头了,现任任家庄煤矿通风队队长的他已经从当初那个稚嫩的小伙儿成长为矿井通风技术骨干。心有远方,才能一路风雨兼程。从技术员到队长,他一步一个脚印,在青春的闪光足迹中勇争先锋,先后荣获任家庄煤矿劳动模范、宁夏煤业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他参与完成的《优化通风系统降低主扇运行功率》项目荣获宁夏煤业公司第五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在瓦斯治理方面,他采取分段治理的方式,带领员工重点对110904工作面、110903工作面回采及收尾回撤期间进行瓦斯治理及瓦斯抽放工作,累计抽放量1290.66万立方米,累计抽放瓦斯量77.72万立方米,实现了零瓦斯超限目标。
在安全管理方面,他坚持刀刃向内、严字当头,狠抓基础管理,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入手,强化责任落实,在现场管理中充分发挥班组长的管理作用,确保通风系统稳定,通风设施安全可靠,做到班班危险源辨识清楚,班班超前预防管控,班班做到安全生产,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2023年6月,全国首个大宗煤基固废协同利用与绿色充填工程示范项目在任家庄煤矿试运投产,该项目通过将煤矸石、炉底渣经过破碎与气化渣、脱硫石膏掺配形成骨料,骨料再与粉煤灰、胶结料、矿井复用水搅拌混合,然后通过充填泵输送到废弃巷道和采空区进行固废充填,而井下充填的所有工作全部由通风队负责完成。
面对井下充填管路和充填钻孔施工难度高、员工劳动强度大、密闭承压强度不足等困难,马磊磊紧盯现场,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设计施工了工作面悬管充填、采空区钻孔充填、回撤通道充填、远距离高位钻孔充填4种工艺路线。通过不断创新充填工艺,充分利用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垮落缓慢的有利时机,他克服人员紧缺困难,自觉加班加点,抢先机、抓协调,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充填量每天稳定在1000吨以上,累计充填固废7.6万吨。
针对充填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多次深入现场,带领通风队科技创新小组,先后设计施工了井下充填密闭承压墙、密闭加固装置、充填管路快速切换装置等创新成果并投入使用。为响应公司号召,在井下+1000米充填巷利用固废施工的200米地平不仅强度高、平整度好,还节省了材料费,已在全矿推广使用,为大宗煤基固废处置开拓了新思路。
2023年7月,在110906综采工作面回采工作中,针对该工作面检测到硫化氢气体的问题,他通过多次现场查看,提出了在110906风巷施工注水钻孔,向煤层灌注碳酸氢钠溶液稀释硫化氢气体的方案。经过不断讨论和现场验证,由他提出的注水方案对该工作面煤层中硫化氢气体的治理效果尤为显著。
治理方案确定后,他迅速组织人员进行钻孔施工,但施工后发现煤层破碎容易塌孔、胶体不易堆积等问题给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难,部分员工也有了畏难情绪。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面同员工进行谈心谈话打消畏难情绪,让员工重拾信心;一面不断查阅大量地质资料,与老师傅进行试验钻孔的角度和深度。难打的钻孔由他亲自施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青春无悔,前路且艰。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马磊磊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模范作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顽强的毅力、创新的精神和忘我的热情奋战在工作一线,不断用青春和汗水践行一名煤矿青年干部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