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40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4.9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证券部人士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营商品煤炭价格持续走低是业绩亏损加大的主因。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商品煤平均售价同比下降约29%,导致煤炭销售收入同比减少约7.46亿元,进而造成当期利润同比增亏。
近年来,国内煤炭市场供需格局生变。一方面,产量持续高位增长,进口量也维持较高水平;另一方面,需求增幅相对有限,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宽松态势。
卓创资讯动力煤分析师赵丽向记者分析指出,“供强需弱”矛盾突出是导致煤价下行的核心因素,当前煤价已跌至近五年低点。她表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持续下挫。以山东地区Q5000大卡动力煤到厂价格为例,截至6月27日收盘价格报535—560元/吨,较2024年年底累计下跌162.5元/吨,降幅达22.89%;上半年均价约619.35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跌184.37元/吨,降幅为22.94%。
煤价下跌导致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大有能源的商品煤产量为521.04万吨,同比增长10.17%;商品煤销量为508.05万吨,同比增长9.66%。虽然产销量均实现增长,但无法抵消煤价下跌带来的收入损失。上半年,大有能源煤炭销售收入为17.43亿元,同比下降23.22%;煤炭销售成本为18.87亿元,同比增长4.29%;成本增加和售价降低,致使煤炭销售毛利录得-1.43亿元,同比下降131.03%。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大有能源首次因煤价下跌导致业绩下滑。2024年,该公司受煤价下降拖累,实现营业收入49.30亿元,同比减少15.20%,归母净利润亏损10.91亿元。
大有能源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当年煤炭产量增长、进口量增加、需求增幅下降,煤炭市场供需相对平衡,价格整体呈区间震荡、重心下移的走势,行业效益整体下降。
“整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煤炭供需关系持续宽松,是推动煤价下行且跌幅普遍超20%的主因。”赵丽分析称。
在供应端,赵丽表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产量保持高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9.9亿吨,同比增长6%。预计,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约24亿吨,同比增速约5.9%。同时,北方港口煤炭库存整体持续处于历史偏高水平,5月中旬曾创历史最高水平,之后虽略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进口煤数量同比虽然略有减少,但整体仍维持较高水平,国内煤炭供应总体充足。
赵丽指出,上半年国内电厂中长期合同(长协)煤发运比较充足,叠加日耗偏低,导致电厂库存持续高企。在高库存压制下,电厂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新增市场煤采购需求有限。即便有采购需求,但电厂采购时会优先兑现长协煤合同,对市场煤采购量非常有限。
对于下半年市场走势,赵丽预计,国内动力煤市场供需宽松格局将有所缓解,煤价底部存在一定支撑。
具体来看,7—8月迎峰度夏期间,高温天气持续将推升电厂日耗,库存消化速度加快,部分刚性需求提升,需求端支撑力度改善,煤价下行压力减弱,或呈现稳中窄幅上行态势;9—10月,电厂日耗预计下滑,非电行业进入传统旺季。但采购方或继续保持按需采购策略,控制成本,煤价继续上行支撑有限,偏弱震荡可能性较大;11—12月,临近年底,煤矿安全生产意识增强,部分完成年度任务的煤矿或暂停产销开展设备检修工作。同时,供暖季来临将提升电厂日耗,煤价存在修复性上行可能。
据预测,以山东地区Q5000大卡动力煤到厂价格为例,2025年下半年均价或为560元/吨,较上半年均价下降约60元/吨,降幅9.68%;2025年全年均价或为590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