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业煤矿中的煤是烟煤中的长焰煤、不粘煤、弱沾煤与气煤,其中长焰煤、不粘煤、弱沾煤按用途分是作为动力煤,而气煤是炼焦用煤。陕西煤业大部分产出的是动力煤。
优质动力煤块煤主要用于焦化,玻璃,冶金等行业,其售价长期以来高出末煤和混煤许多,提高块煤产率可直接增加企业效益。
在未执行坑口限价政策之前,热值相似的混煤与块煤价格差距较小,一般在百元左右。在执行坑口限价政策之后,对于严格遵守政策的国营企业,因块煤与混煤价差拉大,在保证混煤足量保供的前提下,大力提升块煤率。
1)第一类:原煤热值5200~6000大卡,含硫量0.5%以下。是极品化工煤,如果挥发值高一些更好,不用洗煤就可以做化工煤。
2)第二种:原煤热值5200~6000大卡,含硫量0.5%~1.5%;是次级化工煤,洗一下能用,含硫量可以降到1%以下。
3)第三种:原煤热值4600~5200大卡,含硫量0.5%~1.5%;洗一下可以做电煤,也可以做化工煤;
经常说的北港5500大卡,5000大卡长协电煤就是由第二种和第三种原煤洗一下,再加工下。洗一下后,热值提升了,灰分降低了,但含硫量还比较高,那怎么办呢?再参一些低热值的煤泥,就符合电煤的指标了。
有时候,6000大卡化工煤也要掺到低热值电煤中,比如某个煤矿同时采两个煤层。低热值煤层的煤用作保电煤,高热值煤层用作化工煤,就可以把高热值化工煤参一点低热值煤,这样就符合电煤指标。
化工煤中,神优2,神优3的末煤标准比较低。所以第三种煤,也就是很多热值还凑活含硫量比较低的民营煤矿就把自己的煤作为神优煤标准销售,也变成了化工煤。产这个煤的煤矿,如果煤价下跌,风险也是有的。
1)煤矿回采率:煤矿开采出来的原煤占它可采储量的比重。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75%,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0%,薄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5%。回采率很重要。以红柳林举例,可采储量13.6亿吨,核定产能1500万吨。1.按照回采率65%考虑,能实际生产8.78亿吨,可以生产58.5年。2.按照回采率70%考虑,实际生产9.52亿吨,可以生产63.5年。3,补充一下:煤矿实际生产中,在稳产期过后,有一个产量逐渐下降的过程,开采年限会适当延长。
2)煤炭储采比:煤炭储采比=剩余可采储量/每年开采量。根据BP数据,2020年我国煤炭储采比为37年。
3)采矿权:采矿权是按照资源储量进行计算的,不是可采储量。一般来说,20亿吨资源储量对应着10亿吨可采储量,可以挖出7亿吨原煤,加上损耗,可以洗出6.5吨商品煤,如果每年商品煤产量2500万吨,10亿吨可采储量,大约可用29年。小壕兔矿权转让估值是吨煤9元,9元每吨对应的资源储量只能生产0.3吨商品煤,相当于每吨商品煤相当于缴纳了27元。
5)电煤长协:2022年全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实现兑现量约20亿吨,稳住了电煤供应的基本盘,据了解,电煤中长协供应量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26亿吨,覆盖面超过85%。一般陕西内蒙古的煤炭经过洗选,洗出来50%的精煤,大概热值6000多大卡,剩余洗选出5500大卡的混煤。
长协含义是:单指混煤。2022年45亿吨煤炭,电煤长协只有20亿吨。山西的特殊煤种也是类似,无烟煤、焦煤、喷吹煤也会洗出来一些混煤作为长协。无烟煤、焦煤、喷吹煤价格很高,他们可以作为长协,但是价格跟市场煤接近,不属于电煤范畴,不受监管,化工煤同理。
拿2022年陕西煤矿举例,2022年均价大概是855元,我们假设混煤50%600元,精煤50%1110元。那么2023年均价范围大概率:混煤50%600元,50%精煤900-1100元,综合坑口均价:750元-850元,由于煤矿的产能核增,财务改善,相对于可能的煤炭价格下降,可能业绩并不会发生变化
6)5-2煤层:神木的5-2煤层是陕北矿区中白菜心的白菜心。在神木北部矿区,陕煤的红柳林,柠条塔,张家峁,孙家岔等煤矿和中煤的大海则煤矿,都有珍贵的5-2煤层。这个煤层的特点是,杂质少,基本上碎一下煤直接出厂。华北区域的化工厂特别喜欢这个煤层的三八块。5-2三八块是特别优质的气化煤。
7)坑口价:即煤炭出坑价格,为买卖双方在坑口进行交易的价格, 日常披露的坑口价多为含增值税的价格,煤炭坑口价=煤炭完全成本+利润+各项基金+资源税+增值税+地方政府收费;
8)出厂价:是指煤炭经过洗选加工之后在洗煤厂交易的价格,煤炭出厂价=煤炭坑口价+煤炭洗选费用及利润;
9)车板价:指通过铁路运输的煤炭,运送到发运地火车上并即将发送前的交货价,车板价=坑口价+汽车短途运费+站台费+地方煤运收费+代发费+税费;
10)平仓价(FOB):指需要通过海运的煤炭,在经过铁路运输后运到运到港口并装到船上的价格,包括上船前的所有费用,平仓价=车板价+铁路运输费+港杂费+堆存费等;
11)到岸价:指煤炭运输到目的港后船上交货的价格,到岸价=平仓价+海运费;
12)到库价:是煤炭通过运输送到指定仓库的价格,到库价=车板价+运费+运输途中的其他费用;
13)库提价:是煤炭从仓库运出的价格,库提价=煤炭入库之前的价格+仓库使用费。
在实际研究中,主要观察的是平仓价、车板价、库提价与坑口价,各个煤种由于主要交易场所不同主要关注不同的指标:动力煤价格主要关注秦皇岛平仓价。
以下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1年12月所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研究》执行摘要方面的内容:
煤炭消费的主要四个行业为电力、钢铁、水泥、煤化工。这四个行业总体煤炭消费量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峰值24.9亿吨标煤(2019年该四个行业煤炭消费总量为24.1亿吨标煤)。
电力行业:是煤炭消费中占比最大的一个行业,2022年占比达到55%,该行业煤炭消费将在2028年达峰,峰值为16.3亿吨标煤;
钢铁行业:2022年煤炭消费占比为18%,极有可能已于2020年达峰,峰值为4.6亿吨标煤;2021-2035年累计减煤16.8%;
水泥建材行业:2022年煤炭消费占比为12%;水泥行业煤炭消费在2021年达峰,峰值1.8亿吨标煤。2021年~2035年累计减煤5.2%;
2022年煤炭消费占比8%;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将在2024年达峰,峰值6.6亿吨标煤,2021年~2035年累计减煤5.9%;
2017-2022年每年新核准的煤矿产能少于1亿吨,未来可能发生新增小于自然衰减的情况。
地质条件好:煤层厚且连续,埋藏浅,地质灾害少。高产能可以持续。但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矿区的煤矿,产能从90万吨到2000万吨不等。地质条件是相同的,为什么会产能差异很大?主要是井田面积有差异。理论上来说,90万吨的矿也可以发力很猛的,但就是缩短生产年限了。要注意一个真实技术进步。现在的快掘技术进步很大。煤矿建工作面,换工作面速度很快。确实能保证地质条件好的大矿产量可持续。
地质条件不好:冲击地压,瓦斯,水害,煤层薄且不连续。产能不可以连续。因为在这种矿井中,采掘,综采,运输都有风险。制约因素较多。
未来走势:2021-2023年上半年,这段时间,陕北,蒙西,山西的煤矿,发力太猛。可能除了神华比较克制,其余煤矿均产量增加较多。估计2025年起,山西整体煤矿,陕西民营矿超预期退出就会发生。
新煤矿的成本较在产煤矿明显上升。主要因素如下:1,采矿权费上升明显,对比10年前,吨煤采矿权费用上升约10-15元。2,煤矿基建投资额增加,对比10年前,吨煤投资额增加一倍左右。目前每百万吨煤基建投资超过10亿,对应吨煤折旧费用上升。3,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目前地质条件好煤矿大多已经开采,剩余井田地质条件明显不如老井田。毛估新煤矿的吨煤生产成本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