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煤炭开发水平实现新跃进、电力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新能源发展释放新动能、非常规天然气取得新突破……过去一年,全省能源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谋突破、促改革、育新机,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能源支撑。
省能源局提出,要突出上下衔接耦合,做好同国家规划纵向衔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盘子。突出总体思路谋划,坚持“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这一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碳达峰“山西行动”三大使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先行先试为法宝、以协同发展为方向、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的5个路径,加快构建5个体系,即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体系、清洁高效的能源生产体系、自强自立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高效协同的能源治理体系、开放共赢的能源对外合作体系。同时,突出重大问题研究、重大项目实施,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省能源局提出,要始终紧绷保障能源安全这根弦,强化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密切跟踪全国能源形势,应保尽保、应供尽供。今年,我省将夯实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坚决稳定煤炭产量,强化调度组织,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全力推进煤炭“四个一批”,持续推动智能化建设,统筹做好核增产能、资源接续和减量重组工作。夯实电力外送基地和非常规天然气基地,持续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分析预测,加强电力市场分析研判,督促各发供电企业全面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确保全省电力热力安全稳定供应;建设柔性化、智能化电网,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落实省间外送协议,做到资源大省挑大梁,能源基地作贡献。
今年,全省能源系统将充分发挥风光资源富集、场景丰富、要素集聚、空间广阔的优势,推进国家大型风光基地建设,规划布局省级大型风光基地,推进绿电产业园区示范引领,创新绿电供给机制,扩大绿电应用场景,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绿电资源就地转化。同时,超前谋划发展新型储能,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加快打造新能源基地。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全省能源系统将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不断强化逐月调度、定期会商等机制,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见效,拉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我省将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项目建设,统筹推动新建接续项目、在建项目、停缓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建设。加快电力提质升级项目建设,合理配置新能源指标,推动一批煤电项目建设上马。加快新能源规模化项目建设,推动一批风电光伏项目、抽水蓄能项目开工投产。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项目建设,推动气田开发、加密井瓦斯地面抽采和管网互联互通。
绿色低碳是发展的关键一招。全省能源系统将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持续优化传统能源供给方式,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着重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下功夫。大力推进电力行业节能降碳,继续推动煤电行业“三改联动”,支持煤电企业开展碳捕集、碳封存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在清洁取暖、建筑、交通等能源消费领域深入推动电能替代。不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煤电、钢铁、焦化、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节能改造力度,强化节能审查和公益性能效诊断服务。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示范。大力发展高精度煤炭洗选加工,分类利用煤矿地下空间开展固废资源分质分级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山西模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省能源系统将聚焦瓶颈制约和重大需求,加强能源科技攻关,开辟新领域、竞逐新赛道、激发新动能。聚力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争取国家级能源行业应用基地落地山西,打造全国煤矿智能化行业龙头。精准突破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煤炭方面,在煤岩识别、透明地质、特种机器人等关键技术上布局试点。煤层气方面,强化老井二次改造,拓展新层系技术攻关、多煤层立体勘探。新能源方面,在大兆瓦风机及核心部件、新一代光伏电池组件、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节能降耗方面,开展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等重大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培育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加力扩围大规模设备更新。
做好管理服务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全省能源系统将聚焦主责主业,推动能源监管“长牙带刺”、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持续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推动电力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依法依规实施节能监察,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持续开展油气管道保护,保障管道安全稳定运行。优化打造高效政务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能源政务服务环境提质增效。(记者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