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6日,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学术会议在沈阳东北大学召开。会议以“AI赋能人因工程”为主题,探讨人类工效学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人类工效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加强工效学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会议由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主办,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界的代表300多人参加会议。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兴伟出席会议并致辞,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蒋忠中教授主持开幕式。
王兴伟指出,东北大学大力实施“人文社科繁荣工程”,持续探究建强文科的机遇与路径。此次会议的召开为东北大学的文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人类工效学的发展,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及经济发展需求,会议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主旨,必将助力人类工效学研究持续创新发展。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前任理事长、清华大学张伟教授介绍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的发展历程,肯定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在国际工效学协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我国人类工效学学者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工效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华人因与工效学协会理事长、台湾清华大学王明扬教授指出,人类工效学当下正面临从传统研究向智能化、跨学科方向转型的关键期,号召学界与业界围绕“AI赋能人因工程”主题深化合作,将人因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商业应用与社会福祉。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东北大学郭伏教授介绍了学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人类工效学学科发展特点,总结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标准体系建设、产业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大会报告环节邀请清华大学李志忠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国际合作与交流事务协理副校长熊树平教授,智能交互与体验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易树平教授,设计工效学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薛澄岐教授,管理工效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蒋祖华教授,职业工效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何丽华教授,认知工效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沈模卫教授,安全与环境分会主任委员、中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王先华研究员,生物力学分会主任委员、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王兴伟正高级工程师,人机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毛恩荣教授,工效学标准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张欣研究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李宏海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陈海寿兼任教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期刊主编)等13位专家,结合人类工效学不同研究领域开展专题报告。
7月5日晚,会议举办了获奖论文颁奖典礼。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韩斌致辞。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秘书长于瑞峰教授主持了获奖论文颁奖。北京理工大学王保国教授、医疗保健工效学分会主任余善法教授、汽车人因与工效学分会主任顾洪建总经理、智能穿戴与服装人因工程分会主任委员陈东生教授担任颁奖嘉宾,向15位优秀论文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7月6日,大会组织了14个分会场、80余场专题报告,围绕复杂系统人因工程、人机工程、管理工效学、设计工效学、认知工效学、智能交互与体验、医疗人因、职业健康等主题,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