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基础设施数量的缺口很大,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交通运输增长的需求主要还是靠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但是,在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面对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将受到限制。智能运输系统(ITS)就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之一。
在2000年2月29日,全国智能运输系统(ITS)协调指导小组正式成立,将协调各有关政府部门、地方、产业界及科研单位共同启动我国智能化运输系统工程。
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ITS),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运输系统,以解决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能源和环境问题,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适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在公路运输领域,该系统将汽车、驾驶员、道路及其相关的服务部门相互联系起来,并使汽车在道路上的运行功能智能化。从而,使公路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居民、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出行者可时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采用ITS,在20年内可降低8%的交通灾难,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可减少30%~70%。减少交通拥挤和阻塞,从而提高公路交通的机动性。据预测,到2012年,ITS技术可使交通堵塞减少20%。
--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据估计,ITS可使现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至少增长一倍。
--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主办:鄱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鄱阳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